依托先进的云服务,很多企业已经可以更好地应用生成式 AI。
自生成式 AI 爆发以来,很多创业公司开拓出了新的市场,给大量行业带来了变革。由于依托 AI 云计算基础设施,新一代的创业公司发展很快,相比以往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情况。
本周,创业公司 Dify.AI 为我们介绍了自己的发展历程。
目前,Dify已是业内知名的开源大模型应用平台,其上汇聚了大量泛开发者,企业在 Dify 上可以获得最先进的生成式AI技术栈。这家创业公司刚刚拿到TechCrunch全球20佳第3名。
在 GitHub 上,Dify 的项目已经位列全球百大开源项目,同领域 Star 量仅次于 Longchain。
「在我们的平台上,企业可以方便地把自有数据、业务进行集成,构建出 AI 应用,并持续分析评估,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Dify.AI 联合创始人延君晨表示。「在我们的插件市场上,大量开发者都在自发地构建工具。钉钉、飞书等等国内外厂商都愿意把自己的能力构建成插件接入生态。」
对于开发者来说,基于大模型的 AI 应用从 API 设计到业务落地的流程往往繁琐复杂。应用 Dify 这样的应用开发平台可以可以大规模简化难度,直接调用丰富的 API 接口。Dify 等平台的用户能够利用可视化界面,将 API 与知识库及 RAG 技术相结合,快速构建出智能数据分析工具,这种无缝整合不仅提升了开发效率,还显著增强了应用场景的多样性。
自去年 5 月首次上架产品以来,Dify 迎来了两次业务爆发,第一次是有关去年的 AI 智能体,第二次则是 DeepSeek 大模型的助推。在今年,由于大模型推理能力的显著增强,Dify 的业务有了大幅度的扩展。Dify 面向全球拓展业务,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获得了大量用户,其能力已经进入了多个行业,包括生命科学、汽车、传统制造业等。
作为一个大模型应用的开发平台,Dify 却没有自行托管大模型,它的能力完全部署在亚马逊云科技上,这大大增加了业务部署效率。Dify 平台原生支持 Bedrock 和 SageMaker,可直接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 DeepSeek、Claude、Cohere 等先进模型及微调定制模型,企业在 SageMaker 上构建的模型微调可以直接进行调用。
数据架构方面,Dify 支持企业级 RAG 方案和高效的数据管理机制。提供了向量检索能力,可以提升 AI 对企业数据的理解和应用。结合 RDS 处理复杂事物,S3 存储日志和模型文件,可以确保 AI 运行得可观测性和数据安全。
同样重要的是,由于基于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服务,企业在部署的过程中已经直接实现了高度的数据安全和全球合规,并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计算资源。
据 Dify 的介绍,利用亚马逊云科技的基础设施和生成式 AI 服务,其实现了大幅度的成本优化,计算成本降低了 30%,并发处理能力提升了 4 倍,用 Amazon OpenSearch 替代自建 VectorDB,现在支持了千万级文档的检索,大幅降低了延迟。
目前,Dify 的业务部署在云端可供全球团队开箱即用,同时也有针对数据敏感企业的私有云版本。
随着生成式 AI 能力的不断推广,在 AI 时代,很大程度上全球的企业都来到了智能化的同一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