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1日),国家卫建委出台《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下称《通知》)在第一分区正式展开。至9月10日,全国总计31个省市32个分区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陆续完成开展评估的数据填报工作。
在《通知》发布之后,动脉网陆续和产业相关企业进行了沟通,试图了解这次政策导向会对产业带来哪些影响,而企业又会有哪些解决方案来满足智慧医院的搭建?
《通知》表示:卫健委决定在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2019年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工作,并对智慧医院的分级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做出明确的要求。
六个等级决定医院智慧化程度在本次分级中,卫健委将根据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总计六个等级。
按照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应涵盖的基本服务内容,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环境,整体体系共确定5个类别共17个评估项目。而在《通知》,文件对每一个评级项目的每一个等级都进行了相信的表述。
那么政策已至,信息化企业、 人工智能 企业以及信息化主任如何看待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推进?企业方、医院方又该如何应对?动脉网采访到了数家企业,尝试挖掘政策背后的动向。
智慧医院的本质在于便民
《联结未来》曾描述了这样的画面:午夜时分,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挂号收费处早已排起长队,有的家属带上圆凳和充电宝,做好了通宵奋战的准备。
“一些医生稀缺科室的队伍可能从半夜12点便开始,没那么稀缺的科室,可能早晨6点才开始排队。我们每天的门诊量在3000-5000,他们得很早就来。”一位医生向记者还原过去门诊大厅的情形。
如今,这样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通过AI导诊,患者可以1秒匹配医生,实现线上分诊挂号,杜绝了患者排长龙的焦虑。
这是智慧医院建设中的成果之一,国内企业如 腾讯 、 华为 、唯医骨科、联空医加、左手医生、健海科技等早已布局智慧医院。除了上述的诊前服务的智慧化,诊中和诊后乃至医患教育均有相应解决方案。
左手医生是涉及智慧医院评级项目较多的企业,在此次《通知》涉及的17个项目中,左手医生的产品可适用于9个评选项目5级评选,覆盖范围超过50%的评级项目。从某种程度来看,政策导向与企业推动是互补的。
然而,本次评级项目与互联互通等评价不同,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完全覆盖17项服务,这与评选的细则不无关系。事实上,本次评级将不仅局限于考核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还将考核医院的科技水平,如“诊后服务”中的“患者管理”5级评价标准要求医院能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动态调整康复计划。考核的关键已经超出了医院的自建能力,而是需要医院结合 人工智能 、信息化企业来共同完成项目评估。
此外还有一些已经实现或实现难度较低的5级项目,如“诊后服务”中的“家庭服务”,要求医院可依据患者病情、住址等内容,向患者推荐家庭医师团队;“诊中服务”中的“患者便利保障服务”要求医院能支持管理部门根据患者诊疗情况,结合营养师所下膳食医嘱自动向患者推荐适宜餐食。在现有的NLP技术之下,这两点已经较为容易实现,这里更多体现的,是医院对与患者离院后的关怀。
过去医院专注于院内信息化的建设,即注重医院自身的便利性,通过提升行政效率、信息传输效率,间接推动患者的就医体验,而本次政策则直指患者体验。卓健科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文件最突出的一点,是强调医院对患者的服务,强调患者的医疗服务‘获得感’。过去总是欢庆医改的巨大成就,但太抽象,只有让老百姓切身体验到改变,才是真正的‘获得感’”。
“整体来说,“智慧医院”包括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针对这三方面的底层制度建设,将会为一体化诊疗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结合病种特点的专科化智慧医疗体系,必将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并大大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唯医骨科首席医疗官赵辉表示。
智慧医院在未来应该如何推进?
从具体评分标准来看,本次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可谓是事无巨细,将每个环节、每一层级都进行了细致描述。那么,智慧医院会进入大跨步发展的时代吗?事实上,智慧医院评级可能在短期内仍然是一道选做题,只有放眼长周期,效果才会逐渐显现。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对待《通知》的态度均较为平静,毕竟智慧医院不是一日建成的,智慧方案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海鹚科技表示:“从医院层面,政策首次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纳入评估目标,为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了 规范化 的建设指南;从企业层面,政策为我们在内的众多医疗信息化公司拓展了发展路径,分级评估项目也将会刺激更多垂直领域的项目和企业诞生。从医患层面,政策为患者获取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提供了选择,患者就医满意度的提高能够有效的缓解医患矛盾。”
卓健科技告诉动脉网:“这个文件基本是为互联网医院定做。前3级是基础设施,4-5级是互联网医疗的范畴,需要企业方协助。”
以卓健科技的互联网医院平台2.0阶段为例,已经可以实现线上线下连接,满足线上就诊、线上预约,线下检查的功能需求,但连续性的就医体验仍未完全形成。在院外,患者健康认知不全面,缺乏在医院指导下的健康维护。
刚刚发布的卓健互联网医院平台3.0版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初衷与本次智慧评级的内核就比较一致了,因为它并不只服务于院内患者,而是涵盖了全流程管理,包括互联网医院服务、掌上医院服务、协同诊疗服务、一体化预约以及医患宣教服务等板块。
患者可以在平台上享受入院治疗、预约挂号和检查、慢病续方、用药提醒、健康宣教、满意度调查以及院后的健康管理服务,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需求。
健海科技CEO汪健则表示:“目前国家已经发声,不允许任何公立医院参加由境外第三方组织的任何评价工作,包括JCI、HIMSS等评审。而转向电子病历等级评级、医院信息互联互通评级、智慧医院分级评级等三项评审,部分省市还制定了医院通过评级的明确截止时间。因此这次智慧医院分级评级是国家政策直接推动,各医院必须响应。”
“健海科技一直在做医院全院级的随访平台,不是做某个病种或者某个专科,所以在国家政策来的时候,我们的随访平台对政策的贴合度会更加紧密。我们在全国政策发布的第一时间就解读了政策,目前完全符合政策的产品已经在三家全国知名的医院落地中,这些三家医院将会申请成为全国第一批过智慧医院分级的医院。”
左手医生也认为这是他们的良机,“目前我们的合作医院多是2-3级,我们能为这些医院提供满足5级要求的智慧系统。而在未来,我们也可能将现有的产品整合,尝试去打造一站式的服务体系,便于医院更好地进行智慧评级。”
当然,具体如何实施,医院方才是关键。中国医科大学附一院信息中心邵尉主任告诉动脉网:“因为标准出台时间不长,项目较多,且需要解读,信息科也需对项目进行深刻的学习,需要在医院管理调整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应用,以支撑业务符合标准要求。当然,要实现如此多的智慧医院项目,相关标准也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还有哪些需求突破的?
整体来说,“智慧医院”包括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针对这三方面的底层制度建设,将会为一体化诊疗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结合病种特点的专科化智慧医疗体系,必将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并大大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从政策的试行到取得成果,期间可能会进行较长的优化过程,电子病历评级如此,互联互通评级如此,智慧医院评级也可能如此。
在现阶段来看,还有三个问题需要完善。
第一个问题源于信息化,即数据标准与互联互通达不到要求,智慧医疗显得力不从心。诊中服务的“表示与导航”5级标准要求医院“可获取患者院内或医联体内多个科室的诊疗活动安排,并为患者 规划 最佳的诊疗路径”;诊后服务的“患者管理”5级标准要求医院“可通过信息系统接收院外相关电子病历信息,结合患者院内的诊疗情况,形成随访记录”。这两项标准的前者是对院内信息化的要求,后者是对医联体信息化的要求。当信息化不足以支撑的情况下,智慧医疗还需要一段时间。
第二是成本问题。官方要求下评级虽说可以推动医院推动智慧升级,但这仅限于拥有资金能力、信息化相对成熟的医院,此外,医院对于评级的迫切性并不强。
第三个问题是医疗质量安全与患者隐私保护。随着信息的逐渐开放,信息保护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信息开放与信息安全一直是两难,需要系统性解决它,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化。
当然,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对于这些问题,联空网络创始人则持积极态度:“国家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医院智慧服务体系建设将从粗放式进入成熟有序的阶段,一方面会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会提升对建设效果、标准、安全体系的要求;既是机会又充满挑战。”
前进的路上总是有曲折,智慧医院建设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这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方向,信息化企业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谁能在保证安全、可行的情况下推进医院的智慧评级,谁就有可能在医院的数字化转型中拔得头筹,这也需要行业的企业不断修炼内功,去真正完善这一诉求。
专注医疗产业服务平台